导语: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,碳捕捉技术成为工业减排的关键利器。今天,我们带您了解一项高效、节能的碳捕捉“黑科技”——中空纤维膜接触器耦合化学吸收工艺,看它如何突破传统技术瓶颈,为碳中和注入新动能!
技术亮点:为什么选择碳迈中空纤维膜接触器耦合化学吸收碳捕捉工艺?
我们的第三代碳捕捉工艺——膜+醇胺法,其核心材料:中空纤维膜——聚四氟乙烯PTFE膜丝管,更好的耐酸碱、更好的耐润湿性能、更好的耐压……
1、高效传质,捕捉率UP
膜管具有超大比表面积,更高的装填密度,膜接触系统可达1000-2500 ㎡/m³或更高,较传统的吸收塔100-250㎡/m³,气体与吸收液在微米级孔隙中充分接触,传质效率比传统塔器提升50%以上,CO₂捕捉率可达95%以上!
2、能耗直降,成本省省省
膜接触器设备体积小,传统的吸收塔解吸温度需达130℃,而碳迈中空纤维膜接触器耦合化学吸收碳捕捉工艺解吸温度更低(80℃即可)。醇胺一次耗损率仅3‰,吸收端释放的热量可余热利用于解吸端,更节能,运营成本更低,大幅减少成本。
3、模块化设计,灵活适配
可针对天然气、沼气、煤气开采、船用碳捕集等不同排放源快速部署,设备可模块化设计,容易对碳捕集能力扩容和叠加,可撬装,满足客户的变化需求,支持小型化、分布式应用,尤其适合现有工厂改造升级。
4、 抗污染、长寿命
中空纤维膜材质(聚四氟乙烯PTFE膜丝管)抗腐蚀、耐酸碱、抗氧化、强疏水性、抗堵塞,化学性能非常稳定,使用寿命长,连续运行周期长,维护成本低。
应用场景:哪些领域急需它?
火电厂/化工厂:处理工业燃气尾气中高浓度CO₂烟气,实现近零排放。
生物沼气提纯:同步脱除CO₂,提升甲烷纯度。
石油、天然气、沼气捕集:捕捉浓度15%以上CO₂,捕捉和分离后的CO₂含量≥95%,满足管道输送或液化天然气(LNG)标准。
远洋货轮脱碳:体积小,可撬装,适用于空间受限场景,减少航运CO₂排放,推动海上运输的脱碳进程。
迈向碳中和,技术是关键!如果您是工业排放企业、环保技术供应商或关注碳中和的伙伴,欢迎联系我们,获取技术方案或合作洽谈!
手机:18362514687
邮箱:tmep87@126.com
地址: 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振兴大道20号